一、建设背景
林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创举。推行林长制,重点在于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关键核心在于落实,根本在于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目的在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二、整体框架
石柱县智慧林长信息平台是全国第一个地市、区县级林长制信息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建设紧紧围绕落实党政同责、属地负责,推进部门协同,落实源头治理,全区域、全产业、全覆盖的具体要求,突出问题、目标、结果导向,综合运用3S、大数据、物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林业生态监督和管理,做到全行业管理无死角、全产业链管理不断档、全流程监管无缺口,实现智慧化管人、管事、管资源、管成效,使山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问题发现和整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部门协同机制有力有效运作。
石柱县“智慧林长”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按“安全、规范、可靠、先进、易维护、可扩展”等原则建设,围绕一平台、一中心、一套数、一张图建设要求,按B/S架构建设。
三、移动端APP
石柱“智慧林长”APP用户角色分为护林员、林长以及经营主体。
功能窗口主要包括:
1.今日巡护:实现了林业巡检功能,并支持事件上报,记录巡护笔记。
2.事件上报:上报类型包括盗捕滥猎、火情隐患、侵占林地、林草病虫害、乱砍滥伐等。
3.巡护笔记:提供林长巡护现场的随拍随记功能。
4.事件管理:直观显示总事件、待处理、处理中以及已处理事件数量,并实现对上报事件的处理、查询、移交等功能。
5.林长通讯:查询相应管辖区域对应的林长联系方式。
6.工作动态:提供实时图文资讯。
7.通知公告:提供实时林业各类通知和公告,支持信息的自动推送。
8.任务管理:支持任务统计和任务下发功能。
9.数据统计:按区域,分层级,监管到事件,监管到人。
10.一图通:支持电子地图、卫星定位和导航功能。
11.经营管理:对森林经营、种苗经营、木材加工与经营、松材线虫防治、森林康养等八大主题建立相关台账。
四、网页端平台
石柱县智慧林长信息综合管理平台web端实现了林业资源分布、林业统计信息、业务管理等数据的快速浏览、查询,为互联网生态信息的共享开放、数据交换提供支撑。
主要功能包括:
1.部门管理:对系统中涉及到的部门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操作。
2.用户管理:对系统用户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维护操作。进行用户修改时,增加了修改用户登录密码、分配不同用户权限的功能。
3.决策管理:按决策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并给角色分配相应的权限。
4.权限管理:涵盖了系统中所有权限的功能点,包括针对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单位部门以及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
5.考核评估:按时段、按区域、分层级监管到市、监管到人。根据任务完成和工作落实情况,按照考核指标逐项打分,包括巡护次数、区域内案件及事件统计、资源增减变化考核等内容,对林长、护林员等自动生成考核评价结果。
6.考勤管理:按人、按时段、按区域统计各个乡镇护林员巡护次数、出勤率等数据信息。
7.人员管理:包括林长信息管理、林长科技人员信息管理、护林员信息管理。
8.公众参与:充分利用网络、公众社交软件平台,提供林长制公众平台。
五、总结
石柱智慧林长信息平台建设已形成框架统一、数据共享、分级管理的移动网络端综合管理平台。平台建设遵循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的原则,实现操作可视化、资源监测实时化、目标管理精细化、考核制度规范化、工作决策科学化、管理方式长效化、业务流程程序化、信息管理自动化、预警预报智能化、指挥调度科学化,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
平台建设充分运用森林病虫害防治、行政执法、森林防火事件、野生动物数据、疫源疫病、滥砍滥伐、自然保护地、行政审批(采伐、检疫)等入库数据,整合森林小班数据,实现了多源数据的“一张图”展示。
平台建设实现了指挥调度、任务下发、目标考核、日常监督、异常处理、人员管理、数据分析、监控上报、群众监督、政策宣传、智能扫码、公告推送等功能。
平台实现了“县、乡、村”各级林长、林业技术人员、护林员上下联动,全面建立林长制“护绿、增绿、用绿、创新”任务的量化管控指标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了全县上下贯通、左右联通、部门协同、分级管理、运行高效管理机制。林长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石柱县林长制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了石柱县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点击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