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正在重庆举行。本届智博会上,各种“数智化”产品大放异彩,引来观众驻足围观。而这些科技创新技术,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
其中,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智能“黑科技”,就有效地提升了垃圾分类的水平和效率。
比如,重庆环卫集团投用的“中心城区固废收运智慧管理系统”就是典型案例。据介绍,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流程互联互通、可追溯。
夏家坝垃圾二次转运站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沈朗介绍,重庆中心城区垃圾收转运日均规模达1.4万吨,每天超过500辆各式垃圾运输车辆在城市中穿行,日均总里程超过5万公里。
“通过智慧管理系统,我们就可以像管理快递一样管理垃圾,精确掌握每一桶垃圾的流向。”
沈朗说,这得益于智慧管理系统中的“餐厨垃圾智慧收运系统”。环卫车驾驶员每天出车时只需手机登录一键启动,餐饮商户、小区物业就能收到预收垃圾的时间提醒,有效减少垃圾桶暴露在街边的时间,让生活垃圾回收更便捷。
“初筛”后的厨余垃圾进入智能多级精分选系统,经过筛分、破碎、磁选、风选等程序,自动分选出可燃物、有机质,再通过自动化竖式压缩、箱体门式起重装车,采取“一车两箱”“箱箱对接”等物流化运输方式,分类运输至各终端处置,作业过程密闭无污染。
在重庆,类似的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借力“数智化”,生活垃圾分类变得更精准、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