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智博会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 “人工智能+” 和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为年度主题,设置低空经济、数字城市等五大专业展区,集中展示智能产业前沿科技与创新应用。作为低空经济与空间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飞马机器人携全系明星产品亮相,以“构建低空经济新生态”为核心目标,全方位呈现其在测绘、巡检、应急、物流等领域的深度赋能成果,以及对“无人机+AI”空间智能新生态的实践探索。
飞马无人机亮剑智博会,硬核产品锚定低空新生态底座
展会现场,飞马机器人展台以科技感十足的产品矩阵与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观众驻足热点,而每款产品的性能突破,均直指低空经济新生态的关键需求——跨场景协同、数据互通、全链路适配。
在展区核心位置,飞马智能航测/遥感/巡察/应急指挥/物流运输系统 V1尤为亮眼。这款参照适航标准设计的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其最大40公斤载重与10小时续航能力,不仅历经多种极端环境实战验证,更是新生态下“空地一体”作业的核心载体:
长航带测绘助力低空生态数据闭环
在长春-石家庄天然气管道288km航测项目中,V1在大风环境下仅用5个架次、21飞行小时,即高效完成442km²航测任务,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为能源管道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能源领域低空作业纳入行业生态闭环。
高原性能突破低空生态场景边界
在青藏高原6000米海拔稳定巡航,V1实现国产中型无人机升限新纪录,验证其在高海拔、低温、强风环境下的卓越动力与操控性能,为低空新生态覆盖高原科考、边境巡检等场景奠定基础。
极寒测试增强低空生态韧性
V1在零下25℃的加格达奇完成4.5小时满载续航测试,同步实现多载荷数据采集,充分体现低空新生态在严寒环境下的持续作业能力。
极地首飞验证低空生态极端适应力
V1成功完成北极首飞。无畏极端湿冷与覆冰风险,V1实现了长时间稳定飞行,全面验证其在极地环境中的可靠性与强大适应力,重新定义无人机遥感新标杆。
全域实景三维构建低空生态数字基石
V1高效完成赤壁市全域实景三维数据采集,成功打造厘米级精度、全要素覆盖的时空数据底座。面对南部山区、中部丘陵与北部平原的复杂地形,V1依托长航时、大载重及多传感器同步采集能力,实现高精度一体化建模,成果全面满足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要求。该项目显著提升了低空数据在城市数字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规划提供了可推广的“赤壁经验”。
多载荷兼容支撑生态多元需求
V1支持航测、遥感、应急通信、物流运输等多种类型载荷组合,可根据不同行业需求灵活适配,成为新生态中连接“低空技术”与“行业应用”的关键接口。针对应急响应、巡检巡察等高频场景,V10R与V500R纯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成为焦点。V10R凭借先进的通信技术、复杂态势感知能力,在“2025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油田巡检挑战赛”中斩获冠军;V500R则依托轻量化设计与150分钟长续航等优势,在“应急使命·2025”高原山区地震救援演习中联动地面实时三维建模系统,实现了“5分钟组装起飞、2小时获取20km²数据、降落后15分钟生成实景三维模型” 的高效应急响应。V10R与V500R所展现出的卓越性能与协同作战能力,为“巡检巡察、应急救援”等新生态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范本。
此外,D5000多旋翼无人机系统、SLAM系列等明星产品及载荷的展出,进一步丰富了新生态的技术维度。D5000支持航测、倾斜摄影、多光谱、激光雷达等多载荷,可高效获取多源数据;在搭载视频载荷与4G/5G模块时,还能够实现目标识别与实时追踪等高级功能;凭借其强大的任务适应性与数据获取能力,D5000为低空经济新生态下的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等环节提供了关键支撑。首次亮相智博会的手持设备SLAM200E激光扫描仪,作为专业级高精度移动测量工具,支持绝对基准实时成图、高精度三维场景复刻、全景相机复合应用;其空地融合、高斯泼溅、远程传输等功能,进一步打通空地数据衔接通道,拓展了新生态在细分作业场景的覆盖能力。
本次智博会上,飞马机器人通过全面展示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生态布局,彰显了公司以创新驱动、以场景赋能的发展理念。从高原极地到城市应急,从能源巡检到物流运输,飞马无人机系统正不断突破应用边界,推动“无人机+AI”空间智能新生态走向成熟。同时,随着低空经济持续升温,无人机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作用日益凸显,飞马机器人将继续深化与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低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多场景规模化应用,助力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创智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