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智博会期间,中冶赛迪信息自主研发的“CISDigital AI金睛”连续两日重磅亮相“首发100产品”系列活动,展现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应用实践。
9月6日,“博采众长 渝见智造”重庆市工业智能体首发仪式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CISDigital AI金睛智能体”作为重庆市生产制造环节智能体代表,入选全市首批30个工业智能体之一。9月7日,中冶赛迪信息信息机器视觉产品部部长庞殊杨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发布“CISDigital AI金睛大模型”及产业化应用成果。
▲李强(左9)上台接受授牌
CISDigital AI金睛大模型
针对钢铁行业长期面临数据复杂、场景多样、缺陷数据稀缺等难题,中冶赛迪信息依托2000万张钢铁行业高质量图像数据,首创“行业大模型—专家模型—边缘模型”研发路径,打造出安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工业视觉大模型,该模型突破了传统AI技术在领域知识复用难、场景泛化不足等瓶颈,形成了覆盖全流程的系列产业化应用体系。
作为从实践中诞生、又应用于实践的基座型模型,“CISDigital AI金睛大模型”颠覆了传统“单模型—单应用”的研发模式,结合“智能硬件前处理+AI算法+海量应用场景”架构,推出了覆盖料场、炼钢、轧钢等冶金工艺全流程的24个AI视觉系列产品,具备“低成本、高效部署、高清高精、低延迟”的突出优势。其中,皮带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产品可对皮带机跑偏、打滑、撕裂等十余种异常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异常识别准确率超98%。同时,该系统一旦监测到异常,将第一时间触发报警机制,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设备开展检修作业,有效防范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减少财产损失与安全风险。废钢智能质检产品可精准对废钢的材质、厚度、形状等核心特征进行分类定级,主料型识别准确率超过95%,有效提升了对废钢原料的质量管控水平,并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两年来,该模型已在海内外41家钢厂落地,系列产品累计销售1100余套,覆盖全流程工序场景点位超100个。并不断实现技术跨界赋能,逐步拓展至有色金属、矿山、化工、玻璃、造纸、白酒、中医药、物流运输等多个工业领域,曾入选工信部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