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大会要闻
智博现场|未来什么样? 重庆企业扎堆“上硬货”!
时间:2025-09-08 来源:重庆广电-第1眼TV

9月7日下午,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首发100”未来产业专场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中央大厅北序厅举行。在这个“科技秀场”,重庆企业扎堆亮出“硬货”!

用意念操控“智能义肢”、让软件智能开发代码、碳纤维干法缠绕70MPa四型储氢瓶、智能的桥梁“医生”……那些曾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产品,今天已变为现实。


从0到1突破!中国首款碳纤维干法缠绕70MPa四型储氢瓶发布

氢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但如何安全高效地储存氢气一直是个难题。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碳纤维干法缠绕70MPa四型储氢瓶。这也是我国首款干法缠绕的四型储氢瓶。


这款储氢瓶将主要用于氢能商用车领域,让氢能源汽车续航短、成本高的行业痛点得到很好解决。

“储氢瓶对于氢能车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油箱对于燃油车。”卡涞科技氢能总监江维力向第1眼TV记者说道。简单来说,氢能车的燃料电池,需要这样一个储氢瓶为其提供氢气能源,由此产生电流。她还向记者透露,对比过去市面上的储氢瓶,碳纤维干法缠绕70MPa四型储氢瓶拥有更稳定的质量,在重量上减轻20%,价格上也能降低约20%。


同时,在氢气运输层面,江维力告诉记者:“基于四型储氢瓶的集装箱方案,运输成本将降低50%左右。”随着这项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推广应用,未来,我们或许将看到更多氢能汽车奔驰在路上。

意念控制成真!截肢患者自如操控“智能义肢”

不仅是工业,在医疗领域,那些我们曾想象的未来场景,也将触手可及。

当上肢截肢患者接上“机器臂”,就能通过“意念”控制手臂做抓握动作……这不是科幻电影片段,而是云脑医疗带来的多模态触觉感知智能义肢作用场景。


该智能义肢不仅可以用于日常生活自理活动,实现精细物体抓取与操作。同时,它还能在职业康复与工作等场景,实现社交互动与肢体语言表达。

重庆云脑科技有限公司质检部负责人陈星余向第1眼TV记者透露,未来他们还将展开进一步研究,不仅美化智能义肢外观,也将研究让智能义肢能够完成炒菜、做手工等更精细的动作,满足患者日常生活。

此外,活动中云脑科技还发布了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脑机接口是在人脑与计算机等设备之间搭建控制通道,通过这种通道,人们可以直接通过大脑思想来表达想法或操纵设备,而不需要语言或动作。这一训练系统的投入,能帮助中风、脑瘫、帕金森等患者,从被动到主动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的康复训练都是在他们想象之下进行的,而不是医疗设备去刺激他们。”陈星余介绍说。

 


除此之外,经颅超声刺激系统、无创采集与电刺激闭环式脑机接口一体化设备等一系列成果也在活动中发布。

智能科技护航山城,重庆企业集中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重庆作为著名的桥都,拥有众多大型桥梁。招商局交通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发布的大跨度桥梁检测作业机器人,系统构建了“空—陆—水”多域协同检测网络,实现对桥梁结构的智能化安全守护。

在“首发100”未来产业专场上,还有多家重庆科技企业集中亮相创新成果 ↓↓↓

重庆市筑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飞椽零代码开发平台和飞椽Agent智能体,极大简化了代码开发流程;

重庆中广数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广数科AI Agent智能体,显著降低了AI原生应用的开发门槛;

重庆光鉴傲深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sToF机器人解决方案,能够实现长距离高精度与中距离超高精度的测量任务;

此外,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与重庆塞尔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智能研发平台,重庆理工大学VR实验室带来的VR训练系统与AR技术应用系统等多项创新成果也同期发布。

这些前沿技术的集中涌现,不仅体现了重庆在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力,也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从读懂大脑的脑机接口,到守护安全的桥检机器人;从助力新能源的四型储氢瓶,到降低技术门槛的开发平台——重庆的未来产业正在把科幻变成现实,让科技赋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