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大会要闻
智博现场|为智能安全出行注入新灵魂!长安“天枢智能”深度揭秘→
时间:2025-09-07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山城九月,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聚光灯下,重庆本土汽车巨头——长安汽车以东道主之姿,举办了第五届长安科技生态大会。9月5日晚,承载着长安汽车对未来出行终极思考的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正式发布,“新长安 新安全”的理念也随之抛出。在众多与会业内人士看来,这是长安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智能化下半场提供一份厚重的“参考答案”。


▲9月5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长安汽车天枢智能馆,2025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举行。首席记者 龙帆 摄

“眼明、脑灵、腿快”

“天枢智能”定位于“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如果说传统汽车安全是在打造一副坚固的“物理铠甲”,那么“天枢智能”则是在为汽车注入一个“眼明、脑灵、腿快”的智慧生命体。


▲9月5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长安汽车天枢智能馆,观众参观长安启源A06。首席记者 龙帆 摄

首先是“眼明”:看得清,看得远,看得透。据介绍,“天枢智能”的感知系统远超人类感官的极限。它不仅能通过传感器融合技术,消除所有物理盲区,更能在雨雪、烟雾、极黑等极端工况下精准识别。长安汽车还当场宣布,明年第三季度将量产自研的卫星架构激光雷达,识别精度提升至200线以上,感知算力提升3倍。

“这意味着,在漆黑的深夜,当人眼因对向远光灯而瞬间致盲时,车辆的‘眼睛’却能穿透眩光,提前2秒发现并刹停,从而挽救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位技术专家在现场解读道。这套“眼明”的系统,让车辆第一次拥有了超越人类的、全天候全场景的风险洞察力。

其次是“脑灵”:能理解,会思考,善决断。“天枢智能”的大脑融合了“一段式端到端技术”“多模态大模型”和“安全对齐引擎”三项前沿技术。这将为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例如,当车辆行驶至学校周边路段时,遭遇不规则的临时停车,同时还有人车混行和临时交通管制,传统方案可能会“宕机”,但“天枢智能”却能综合判断,做出最安全、最高效的决策。它甚至能通过每天百万公里的实驾数据进行自主学习,理解“高速洒落物”“侧翻货车”、潮汐车道等长尾场景,让避险策略“越用越老练”。

最后是“腿快”:响应快,执行准,姿态稳。“天枢智能”的“腿脚”就是“天枢底盘”,其核心是分布式电驱技术,可以实现四轮独立控制,驱动和制动响应时间低至10毫秒,比人类眨眼快30倍。

这是什么概念?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以120km/h时速行驶时,若前车突然变道,暴露出一个静止障碍物,人类驾驶员从发现到做出反应,车辆可能已经撞上去了。而“天枢智能”能在0.1秒内协同转向与扭矩分配,稳如磐石地避开危险,所需的安全跟车距离比行业优秀水平还要缩短30%以上。在高速爆胎极端场景下,“天枢底盘”能做到在最高225km/h的车速下爆胎而不失控,这几乎超越了职业赛车手的反应极限。

更智慧的“龙头”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发布一个智能化品牌似乎是车企的“标准动作”。但一些业内人士指出,长安汽车在此时此刻推出“天枢智能”,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略考量、清醒的行业洞察。

“我们智能化只做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发布会上的这句话,掷地有声,道出了“天枢智能”诞生的首要逻辑——这是长安汽车应对安全风险范式转移的必然抉择。

一个不容忽视的行业背景是,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深入,安全风险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剧变。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召回总量中,超过40%的问题涉及软件缺陷。风险正从传统的、可见的硬件碰撞,向复杂的、隐蔽的软件系统风险转移;风险维度也从“车”本身,逐渐演变为“人车交互”的系统性风险。当超过70%的辅助驾驶用户承认自己存在“没有及时响应系统要求”的情况时,如何确保技术的可靠性与用户的信任感,成为全行业必须回答的“灵魂拷问”。

长安汽车的答案是,必须将安全理念从“被动安全”提升到“主动智能安全”,从“应急保护”进化到“超前预防”,从“孤立应对”演进到“系统防控”。

“天枢智能”正是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它诞生的背后,是长安汽车长达八年的“北斗天枢”计划的持续深耕,更是过去十年在智能化领域累计超过600亿元的巨额研发投入,和全球“六国十地”建立起的协同研发布局。

“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朱华荣董事长的这句感慨,则揭示了“天枢智能”诞生的第二个深层原因——这是“新央企·新长安”在新起点上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落户重庆。这家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的新央企,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

所谓“富裕的仗”,指的不仅仅是更雄厚的资金和更广泛的资源整合能力,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和自信。这份底气,来自41年的造车底蕴,来自近3000万用户的安全口碑,来自与华为、腾讯、海尔等世界级伙伴的深度合作。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新央企”的身份,意味着长安汽车不能仅仅满足于商业上的成功,更要承担起引领产业健康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重任。

因此,“天枢智能”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产品竞争力考量,上升到了企业价值观和央企使命的高度。

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视角看,“天枢智能”的发布,将为重庆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对于重庆而言,汽车产业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在重庆全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宏伟蓝图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是“龙头”所在。长安汽车作为链主企业,发布“天枢智能”,无疑将强力带动本地的软件、算法、芯片、传感器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重庆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重镇的地位。

而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天枢智能”也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中国方案”。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智能化竞赛的下半场,当一些品牌还在比拼算力、堆砌屏幕时,长安汽车选择回归“安全”这一汽车工业的永恒母题,并用最前沿的技术对其进行重新定义。这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汽车巨头在智能化时代的深厚底蕴与转型魄力,更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一个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的方向。

全景式展出“排面拉满”

如果说“天枢智能”品牌的发布是本次大会的“灵魂”,那么整个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以及与之深度联动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展区,就是这个“灵魂”所栖身的鲜活“肉体”。长安汽车以“1场发布会、10款新车、3大展区”的核心内容,为科技生态大会所有参与者描绘了一幅触手可及的未来出行全景图。

本次博览会,长安汽车打造了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长安汽车天枢智能馆”,可谓“排面拉满”。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汽车三大新能源品牌,携阿维塔07、深蓝L06、长安启源A06等10款重磅新车联袂登场,其中多款车型率先搭载了“天枢智能”的核心技术,让前沿科技不再是PPT上的概念。

馆内的“天枢智能实验中心”,更是成为技术爱好者们的聚集地。这里不仅系统展示了天枢座舱、天枢驾驶辅助、天枢底盘的核心技术展品,还云集了200余件“黑科技”。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察“金钟罩”固态安全电池如何能承受240℃的高温,也可以一探“智慧新蓝鲸”增程发电系统的奥秘。

更引人瞩目的是前瞻科技区,能够与人流畅交互的人形机器人、充满科幻色彩的飞行汽车、帮助行动不便者行走的髋部助行外骨骼……曾经只存在于电影中的想象,如今正快步从实验室走向现实。长安汽车明确提出,力争2028年实现载人飞行汽车的量产交付,2030年后将人形机器人逐步向家庭服务拓展。

本次博览会,长安在展馆外搭建了2万平方米的“天枢智能体验街区”,这里被划分为酷玩车趣、智能行驶、极限挑战、低空飞行四大板块,几乎复刻了用户可能遇到的所有极端和日常用车场景。从9月5日到8日,长安汽车还向公众开放了其阿维塔数智工厂和天枢智能实验中心的参观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