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22智博会发布活动正式启幕。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科技发布会将作为2022智博会重磅发布之一,在国际博览中心N8馆举行。发布会上,重庆交通大学将发布3项学校最新科技成果,分别为沙漠土壤化智慧生态农业技术、隧道云智能巡检技术与方法、水下桥梁病害检测机器人,涉及生态环保、智慧交通、智能设备研发等相关科技前沿领域。
“沙漠土壤化智慧生态农业技术”重点用科技为农业赋能,实现农业+能源+生态治理的综合应用展示示范平台;建设智能化玻璃温室、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等,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1)建设智能化玻璃温室。集遮阳通风、节水灌溉、保温控温、湿度控制、数据监测等功能于一体,解决沙漠地区种植研究环境条件不稳定、作物生长条件控制难、可种植期短等问题,为沙漠“土壤化”技术应用研究搭建起科学化、规范化的试验和工程放大平台,深入推进与重庆交通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我国沙漠化治理技术进步和沙漠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2)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保障作物光照需求条件下合理利用温室屋顶布设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获取绿色能源为温室和AI数据中心供能,在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同时,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综合智慧能源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3)建设余热利用系统。利用AI数据中心产生的余热给温室供暖,解决温室在冬季条件下的部分保温需求,为沙漠“土壤化”技术应用试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这个技术具有以下关键技术和示范作用:
(1)绿电售卖,缓解当地供电不稳定。
(2)高效能源循环利用,助力沙漠土壤化农副产品丰富当地居民餐桌。
(3)可作为文化教育基地提供环保、节能、农业等爱国主义教育。
“隧道云智能巡检技术与方法”此项目首次将巡检机器人技术应用于隧道巡检,突破了高速移动状态下对多目标的精准识别与即时预警技术,先后将巡检机器人应用于宁夏青兰高速上的六盘山隧道,重庆奉建高速上的龙骨坡隧道、广西桂柳高速山口隧道等,应用效果得到使用单位的一致认可、填补了行业空白,对提升我国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保障技术水平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成果的应用有助于提升隧道安全运营水平,推动智慧高速高水平发展,并踏实践行“交通强国”,“智能交通”以及“新基建”等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国家内外双循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水下桥梁缺陷检测的主要手段为人工检测,蛙人下潜至目标区域进行检测,但水下环境恶劣,且人员下潜深度有限,人工检测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与局限性,水下桥梁病害检测机器人项目研发团队研发出的这款水下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员下潜至待检区域进行水下桥梁病害检测。该款机器人可以满足工业市场中,桥梁、水库、堤坝病害检测的需求。该机器人可通过搭载水下机械臂、水下焊枪、水下声呐等仪器,以适应桥梁检测、水下打捞、水下摄影等作业场景,有效提升了建筑物智能化监测的水平,实现了桥隧智能监测机器人重庆造,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工程实用价值。
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科技成果特色鲜明,具备前沿创新性和较强市场推广价值,高度契合科技创新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