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重庆市科技局和成都市科技局签订《加强双核创新联动 推进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协议》(下称《协议》),双方将聚焦增强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能力,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享,合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引领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事项包括协同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协同共建西部科学城、共同争创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协同推进科技人才共引共培共用、推动两地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推动成渝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9项。
其中,围绕协同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双方将推动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电磁驱动聚变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高水平研究机构,支持建设天府实验室、重庆实验室,联合重组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围绕协同共建西部科学城,双方将共同规划布局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项目,联合打造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在智能制造、智慧文旅、城市大脑等领域相互开放应用场景,打造创新产品试验场。
围绕共同争创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双方将按照“中心+若干专业化技术创新机构”的组织架构,统筹布局建设若干专业化技术创新机构,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立足成渝、面向西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策源地。
围绕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双方将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支持两地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和技术创新联盟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合力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联合拟制成渝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技术路线图,开展强链补链科技项目招引,做强全产业链优势。
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开展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互聘互用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共建科创投资基金,支持两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延伸服务功能,面向成渝地区提供科技金融服务。共同编制成渝两地“科创资源地图”,推动科技资源、科技成果、科技服务、科普资源和重大创新活动一图尽览、一网呈现。协同共建技术转移联盟,打造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