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提速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计划,到2022年,我市将推动5000家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在美心门业的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对刚刚投用的“门框自动冲切流水线”做最后调试,生产机械化代替了原来的手工操作,终端客户一键下单,用户需求信息传输到云端服务器,再反馈到生产系统,系统自动排单、自动完成生产。
据美心集团技术中心主任王万贵介绍,目前这条流水线还在调试期间,每天产量在500套左右,后续经过优化和完善,每天的产量可以达到1500套左右。
像这样的智能化无人生产线在美心集团车间还有40余条,相比传统手工操作,产量提升了20%,产品合格率从过去的不到95%,提升到99%以上,完成了质的飞跃。
美心集团副总裁陈跃玲告诉记者,他们从2018年开始智能化工厂建设,每年投资6000多万,到目前为止,投资了2.57个亿,已经完成67%的智能化工厂建设。接下来,他们每年将追加投资两千万元,到2025年完成100%的智能化工厂,实现“关灯计划”目标。
同样提速智能化改造的,还有位于荣昌的澳龙生物公司。今年,他们建立的兽用生物制品制造智能工厂,跻身市级智能工厂行列。目前,这家企业已建成7条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装备数量占比超过九成。
“通过智能工厂的改造,我们目前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我们近五年的经济效益,光利润这块就接近3亿元。”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刘昕说。
荣昌区经济信息委信息产业科副科长姜鹏表示,今年他们还将推动实施63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用大数据、智能化的手段为企业赋能,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注: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