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发展40年,物业行业已和城市运营发展密不可分,服务业正加速以大数据、云计算驱动现代化城市运营,“智慧”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如何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示: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从智慧社区、智慧学校再到智慧场馆,用科技赋能,让城市更“聪明“,生活更美好。未来的城市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技术、应用体验的融合,从智能走向智慧,新大正清晰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将深深改变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科技正在驱动物业革命,物业管理必须加速建设智慧物业服务平台,推动物业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布局智慧城市,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为用户带来高性价比的极致服务体验,才能让新大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前进。
2019年,新大正成功实现A股上市,同时将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将以客户为中心,链接各方资源,成为平台化的智慧城市服务运营商。将把互联互通、流程再造、业务赋能、智慧物联、品牌树立等,纳入到全新的生态平台中来建设,打通“人-科技-空间-服务”,建成以智慧机场、智慧学校、智慧机关、智慧办公、智慧场馆、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为核心的全生态链。
秒观千里,新大正构建智能管理“慧链云”
2021 年 3 月,新大正旗下的慧链云科技在深圳正式注册成功,标志着新大正“智慧城市助力公建领跑,科创平台赋能行业升级”的科创战略正式拉开帷幕。 随着公司智能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已经逐步实现通过APP、公众号和小程序等渠道,实现本地生活服务的数字化连接;通过智能设备,实现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岗位人员装备数字化;通过 5G 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出入口管理数字化;通过智慧车场,实现车辆管理数字化;通过视频和 AI 技术,实现环境管理数字化;通过智慧物联网 IOT 技术,实现设备设施管理数字化。
真正做了企业运营和决策数字化,实现决策层随时查看各业务单元经营管理短板并通过数据找原因,实时掌握全国设施设备重大风险报警处理情况;管理层随时了解项目业务运行情况,及时解决数字化产品落地中的问题,各级和管理者清楚有哪些数据必看、要看、并喜欢/愿意看;操作层员工可随时查询自己的工作任务进度、经验值、工资数据等,实现系统提醒和数字化指导工作;业主随时能了解自己资产的养护情况、社区(园区)的及时动态和突发情况,在有需要时随时能通过数字化平台获取到相应的帮助和服务。
与此同时, 慧链云科技也正式推出慧服务和慧链云两大科技品牌——慧链云是平台,慧服务是生态。慧链云科技将分别提供软硬件服务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智能物联网服务和人工智能服务,连接物业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以及各类生态合作伙伴,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内的各方,能便捷的获得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流程、标准、资源等核心服务产品与服务能力。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新技术的使用,慧链云科技将逐渐形成 Saas(软件及服务)的输出能力,以智慧机场、智慧学校、智慧机关、智慧办公、智慧场馆、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为核心的细分行业解决方案。以智慧机场为例,新大正专研沉淀机场物业特色服务管理经验,在航空物业信息化上,逐步搭建航空智慧物业平台,涵盖了对于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五要素的全面管理”;另外公司投入资金进行智慧卫生间生态系统、机器人保洁项目等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在具有大型机具使用场景的公建场所大力推广人机替换,运用科技赋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凭借在公建物业建立的先天优势和在行业树立的专业口碑,近几年新大正在航空业务布局快速扩张,目前服务已覆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在内的国内21座机场,进一步巩固了新大正在航空物业的领跑优势。
构建“超级组织”,打造智能化“内循环“系统
随着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有效支撑全国化战略的实施与落地。截止目前,公司已形成以北京、深圳、上海、南京、西安、武汉、长沙等10个重点中心城市为核心,拉动辐射周边省市的全国化布局,业务拓展至23个省市、62座城市。2021年上半年,凭借稳健高效的经营态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9亿元,实现了规模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在对于科技人才和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组织效能,构建“超级组织”,新大正物业集团总裁助理&首席信息技术官(CIO)邓伟表示,传统的人才管理更多的是一种:“他管理”,而新大正想实现人才的“自管理”。这样一来,员工有能动性,用户有粘性,这样的员工能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目前新大正已构建了信息化从初级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再到首席专家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搭建,同时依托“新大正•能量星”管理培训生校园招聘项目为数字化团队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储备。
在近期落幕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新大正再次为智博会提供了一线物业服务,助推城市智慧化发展,新大正将加速创新业务孵化进程,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升级。一是精耕细作增值服务,全面、系统提升增值服务管理能力,优化增值服务拓展、管理及奖惩机制,构建全程管理、全员参与的增值服务管理体系;二是集中优势资源孵化创新业务,建立系统化、体系化的创新业务推动机制,以项目运作方式加速创新业务落地;三是加速城市运营业务发展,积极参与城市更新。持续优化项目合作、管理与推动模式,抓住产城融合发展新趋势,助推城市管理创新与发展,持续领跑公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