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又是座无虚席!2月27日下午,在重庆市渝北区海王星的重庆大学校友会两江会客厅,举行了一场以“DeepSeek AI 在企业商业场景应用”为主题的分享沙龙。重庆智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滨虹作为分享嘉宾,围绕中小企业拥抱AI的场景应用进行了分享。
在当天的分享活动之前,重庆智佳已经举办了三场分享活动,“有860家企事业单位、上千人参加。“李滨虹说,”全民AI时代已经来临”。
持续提升认知,是拥抱AI的重要突破口
强化科技创新、拥抱AI,成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必修课”。李滨虹谈道,“此前,很多中小企业负责人认为AI是高科技,一方面有畏难心态,另一方面也知不知道如何将AI应用于自己的企业和行业当中。”
“不会用、不敢用”成为影响中小企业拥抱AI的主要因素。李滨虹说,通过这几次沙龙活动不难发现,推动AI在中小企业落地、应用和企业负责人对于AI的认知理解有很大关系,“比如学历越高的企业负责人,交流中对于AI应用的问题也越多;另外,很多年轻人对于AI话题的兴趣非常强烈。”
对AI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是影响当前推动AI在企业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沙坪坝一位机械加工厂负责人谈道,在DeepSeek出圈之前,对于大模型只是概念上的了解,对于AI的认知基本上还停留在聊天机器人和智能客服这些方面,“如何把AI和我们的生产流程相结合,对于这个方向缺乏深度理解。”该人士还表示,现在看来,很多中小企业和我们面临一样的问题,对于AI缺乏认知。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AI在中小企业的渗透率不足15%。除了需要提升认知、加强AI人才培养之外,AI的应用成本和风险也备受关注。2024年《中小企业AI应用调研》数据显示,试错成本(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占AI预算的60%。伴随AI大模型的逐渐成熟,其应用成本和潜在风险正在大幅下降。
强化AI链主企业技术优势,助力中小企业扩展AI应用
其实,聚焦AI技术落地难、成本高这些问题,早在2024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华为、腾讯等头部科技企业就推出了一项“万企智联计划”。
至今一年时间,该计划已经上线了制造业设备预测维护、零售业动态定价等数十类标准化工具,中小企业只需要上传数据就可以可生成定制方案,重庆多家制造、医疗行业多家企业、单位已经从中获益。
在AI人才培养方面,财政部门针对“AI+行业”培训持续投入,定向输送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各大高校和产业园区合作、协会组织面向企业持续赋能,成为输送AI人才的重要路径。
如何规避中小企业投入AI可能带来的风险?政府相关部门以及AI链主企业都在寻找最优答案。
在企业侧,AI链主企业以技术优势为支撑,正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动AI行业应用。百度智能云开放“试验沙盒”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企业可以通过其免费测试AI方案的业务适配性,让试错成本降低90%;华为推出的“盘古中小企业工具箱”,提供预训练模型和低代码开发接口,中小企业可快速定制AI质检、供应链预测等场景方案,让部署成本大大降低;腾讯联合上百家制造业链上企业,开源“工业质检”“能耗优化”等数十个标准化AI模块,复用率超75%。
这些工具的推出,让中小企业无需自建AI团队,即可调用大厂算力、模型和数据工具,一方面降低拥抱AI的技术门槛,另一方面很大程度规避了中小企业投入AI可能带来的风险。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在DeepSeek引领的这一波AI大潮之下,在政府相关部门、AI链主企业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各个环节的共同推进下,以AI工具轻量化、投入风险共担、生态共赢为看点,积极全面拥抱AI,将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