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我市再添38个智能工厂 215个数字化车间
时间:2021-08-09 来源:重庆广电第1眼

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通过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在智博会落地项目带动下,重庆正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经济信息委消息,今年我市的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评选结果近日出炉,全市有38个智能工厂、215个数字化车间成功入选。

走进位于合川区的富川古圣机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手臂正在有序运转,加工好的汽车零部件源源不断下线。

在智能化改造前,一条生产线需要4名工人同时操作,而现在只需1名工人点击操作面板,就能对整条生产线所有工序实时掌控。为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就是首届智博会签约重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用友软件。近年来,在政府部门专项资金补贴等支持下,企业投入近2亿元用于智能化改造,已建成98条智能化生产线。

重庆富川古圣机电有限公司智能项目组经理陈长飞介绍,通过智能化改造,他们公司生产效率提升了30%,生产成本下降了10%左右,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9.5%以上。

“下半年,我们将再投入5000万左右,建成智能化工厂第二期工程。届时智能化生产线将达到110条,生产产能将在现在的基础上提升20%,产值将达到6个亿,重庆富川古圣机电有限公司董事兼财务副总杨杰说。

同样尝到智能化“甜头”的,还有位于巴南经济园区的界石仪表有限公司。从去年开始,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燃气设备制造车间改造,216台设备中,智能化设备占比达到95.2%。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管理。今年,车间顺利通过市级数字化车间评选。

重庆界石仪表有限公司智能培训中心主任汪兴志手拿阀口告诉记者,以前他们生产这个阀口需要四道工序,而现在只需要一道工序,2分钟就能成型,生产效率提升了46.85%,运行成本下降了33.7%

重庆界石仪表有限公司董事长穆莉透露,接下来他们将继续追加2000万投资,对钣金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使生产端的自动化率提升至90%

在加大智能化设备投入的同时,企业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上个月底,重庆青山工业面向全球发布了全新的平台架构——GI-Drive,从传统的变速器领域转向汽车传动、驱动领域发展,依托该平台,可打通从研发到市场的全价值链,平台产品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年产销200万台以上。今年,企业也将市级数字化车间的荣誉收入囊中。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雄说,他们计划最晚在2023年,让原来的变速箱谱系全面实现电气化、智能化,从生产线开始,将公司的管理实现全数字化。

市经济信息委表示,自2018年我市出台智能制造实施方案以来,全市企业掀起智能化改造浪潮,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5个智能工厂和574个数字化车间。按照计划,到2022年,全市80%以上的规上企业将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

市经济信息委智能化处副处长王逸飞表示,近3年来,我市已累计推动实施3000多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用推广,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倾力打造智造重镇。

 

注: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