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和加强我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促进基础研究事业发展,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新修订的《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已由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并正式施行,原《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同时废止。《办法》规定,财政资助单个项目最高可达200万元,重点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科学研究。
据介绍,市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市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问题,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
新增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根据基础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力补短板的基本原则,从完善项目资助体系、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变革性创新、探索联合资助、优化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此次出台的《办法》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为面上项目(含非共识项目)、重点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简称“博士后项目”)、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简称“市杰青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创新发展联合基金6个项目类型,并进一步完善了多元化投入机制。
比如,面上项目采取市财政经费全额资助,和鼓励项目依托单位部分出资以“联合资助”方式,或项目依托单位全额出资以“联合实施”方式等多种资助模式;重点项目财政资助标准最高100万元,鼓励项目依托单位以“联合资助”方式进行资助;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作为新增项目类型,旨在发挥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主要面向区域、行业、企业的紧迫需求,引导有条件的市级部门、区县政府、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园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联合资助方共同出资设立。
支持科研人员挑战传统科学范式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进一步突出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才培养功能。
据介绍,为了广泛培养青年人才,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资助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作为负责人承担项目的比例一般不低于70%。设立博士后项目,支持博士后科研人员自主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每个项目财政资助最高10万元。以培育国家高层次人才为目标,设立市杰青项目,资助标准翻了一倍,由过去的每项50万元增加至每项最高100万元。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上一年度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进入最后评审阶段未获立项,且符合项目基本条件的申请人,可以直接予以立项支持。
此外,《办法》提出,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持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每个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力求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在国际独树一帜、国内绝对领先的研究人才与群体。
为鼓励颠覆性创新和变革性创新,《办法》在面上项目中还探索实施了非共识项目,支持科研人员挑战传统科学范式,开展创新性强、风险性高、实现难度大,具有不确定性和颠覆性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原创研究和探索研究。每个项目最高资助10万元。
据了解,对于科学基金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也作了进一步优化。比如项目实施阶段简少了过程管理,对面上项目、博士后项目在实施周期内以项目依托单位自我管理为主,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在项目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任务书指标的前提下,项目负责人可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市自然科学基金实行“包干制”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研究需要在经费使用范围内自主决定使用,赋予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项目结题阶段更加注重项目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项目结题后,对于绩效评价优秀的项目,可给予连续滚动资助。
为了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办法》还规定,对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但因技术路线选择等原因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予以免责,并引导项目负责人认真总结经验和失败原因,为开展后续研究等提供借鉴。
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类型
面上项目 ·
主要瞄准科技前沿,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和自由探索,重点支持青年科研人员依托相关科技创新基地开展基础科学研究。资助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作为负责人承担项目的比例一般不低于70%。
非共识项目主要支持科研人员挑战传统科学范式,开展创新性强、风险性高、实现难度大,具有不确定性和颠覆性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原创研究和探索研究。
财政资助标准:一般不超过10万元。
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重点项目 ·
主要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支持开展具有颠覆性的重大原创性研究和系统、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开展研究。
财政资助标准:一般不超过100万元。
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
以选拔培养基础研究后备拔尖人才为目标,支持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自主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鼓励博士后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在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基础上开展延续和深化研究。
财政资助标准:一般不超过10万元。
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以培育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为目标,支持在基础研究领域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立足科学前沿,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财政资助标准:一般不超过100万元。
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
主要面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研究团队,聚焦重大原创性、交叉学科创新等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在国际独树一帜、国内绝对领先的研究人才与群体。
财政资助标准:一般不超过200万元。
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4年。
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
发挥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主要面向区域、行业、企业的紧迫需求,引导有条件的市级部门、区县政府、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园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联合资助方共同出资设立。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一般以重点项目或面上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
查看《通知》全文或相关政策解读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重庆市科技局官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