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2021年新培育市级科技型企业90家,累计培育205家;完成面坊、面粉企业信息采集约1万余户,注册用户2000余户......云阳作为2019年智博会唯一县级参展单位,也是当年渝东北渝东南区县唯一参展区县,四年走来,云阳开启发展新篇章。
云阳抢抓“万开云”同城化战略发展契机
自首届智博会开展以来,《云阳县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云阳县大力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8-2020)》、《云阳县创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云阳县7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在线评估,云阳盐化、蜂谷美地、云海药业、诚信杭萧钢构、三木汽车等5家企业先后纳入全国两化融合贯标试点。
“在科技创新方面,云阳非常重视“万开云”科创走廊云阳段,并积极争取将“万开云”科创走廊纳入全市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事项,争取市科技局和周边区县支持,”云阳区相关负责人说,包括正在规划的小江科创城,我们也会加快推进10平方公里小江科创城“两心一环三基地”的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
除了整体布局,强化“产学研”协同发展也是云阳一直在走的路。近年来,云阳主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邀请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来云,与重点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接,包括29个部门、42个乡镇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37个。同时,大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筹建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大数据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云阳分院等科技创新平台。
2021年,云阳从高校院所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47名、国家“三区”科技人才15名。到2022年3月底,从西南大学、市中药研究院、重庆邮电大学、市农业科学院、市林业科学院、市畜牧科学院、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14名国家“三区”科技人才。
云阳突出特色面业 大数据平台迅速推广
2019年,云阳以“云阳有为,未来已来”为主题,参与区县大数据智能化展区,搭建了110平方米展台,重点展示了云阳大数据智能化成果、发展思路和特色。展出内容包括了政务大数据、蜂联网、扶贫比对、面伙伴等大数据应用平台等等,其中面业大数据平台格外引人注意。
科技如何与面业相结合?纵观云阳的市场份额,一个答案呼之欲出。
近年来,云阳立足全国70%的面业出自云阳面匠(工)之手的资源优势,将大数据技术与面产业深度融合,引进重庆面伙伴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聚西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面业行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建立面业交易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交易监控平台及面业大数据平台为千亿级鲜面制造业提供从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智能制造、市场销售、食品安全、产品品牌、融资贷款等多个方面服务,为云阳面业赋能,推动传统鲜面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
目前,云阳县面业大数据平台已接入数字重庆管理和运营中心,成功上线 “一网两平台”(即:云阳面业大数据综合服务门户网站、云阳面业交易平台、面业大数据平台),完成面坊、面粉企业信息采集约1万余户,线上注册用户2000多户,产生交易信息500余户,最高实现日均交易额50万元以上。在113个区县发展云阳面业独家代理,与207家线下面馆签订拟加盟合作协议,并与“联合一百”旗下社区超市签订了定向购买协议。
至此,以云阳(全国)面业大数据中心为依托,正在逐步整合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终端,把分散经营转变为线上抱团发展,逐步打造品牌化连锁经营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云阳面品牌,实现数据留在云阳,交易资金结算在云阳,税收留在云阳,打响出云阳面业之都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