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式揭牌投用
时间:2021-09-26 来源:重庆日报

9月23日,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以下简称“生物资源库”)在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揭牌,这也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用于精准健康研究与数据共享的千万量级资源库首期项目正式投用。

▲2021年9月23日,西部(重庆)科学城 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揭牌仪式现场。图 | 重庆日报 龙帆 摄

据了解,生物资源库是由中国科学院和重庆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共建,计划在5年内建设百万量级中国自然人群队列,建设具有千万量级样本存储与信息管理能力的标准化人类资源库,对人群生物样本进行基因组学等精准健康研究,结合健康生理信息形成中国人群健康医疗大数据,支撑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研究与制定。

走进资源库,可以看到,一台台存储设备已经在运行,在密闭环境下,智能机器人正代替人工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着采集样本的动态数据。

▲2021年9月23日,西部(重庆)科学城 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实验。图 | 重庆日报 龙帆 摄

“目前,我们已经采集了5万份样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岩说,遗传基因潜藏着什么健康状态?后天经历了什么?会导致怎样的状态变化?要掌握这些规律,就需大量的基础数据研究。过去,我国缺乏大规模的标准化、系统性的基础数据,导致很多原创性研究无法开展,因此需要拥有能够用于研究人体健康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生物资源库作为资源支持。

她介绍,通俗来说,生物资源库存放的是人体的生理样本和生理数据,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汇总成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可以为健康和医学研究、生物医药技术和产品研发、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021年9月23日,西部(重庆)科学城 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保存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体生理样本和生理数据。图 | 重庆日报 龙帆 摄

据悉,生物资源库将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建设百万量级中国自然人群队列,采集以血液为主的生物样本和健康疾病信息;二是建设具有千万量级样本存储与信息管理能力的标准化人类资源库;三是对人群生物样本进行基因组学等多组学研究,结合健康医疗信息形成中国人群健康医疗大数据,支撑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研究与制定,以此形成健康研究的完整体系。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许航表示,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储备项目,生物资源库的正式投用,将有助于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未来,生物资源库将弥补我国在健康大数据方面的短板,为国家转化医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样本和数据支持,为国家制定健康预防和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生物资源库也将有效助推未来西部(重庆)科学城进行大健康产业链招商引资,聚拢相关产业资源,引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23日,西部(重庆)科学城 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保存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体生理样本和生理数据。图 | 重庆日报 龙帆 摄

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是校地合作共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点项目之一。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中旬,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的校地合作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项目已签约35个,累计投资额390亿元,其中18个项目已投用,11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6个项目正积极推进可研、设计、选址等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