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智慧街区做“减法”,解放碑-朝天门步行大道品质提升综合整治工程获大奖
时间:2022-07-04 来源:2022智博会

首届设计重庆国际双年展开幕礼暨第六届金瓦奖颁奖盛典在重庆举行,第六届“金瓦奖”评选,将“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银奖授予了重庆设计集团所属子企业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带来的“解放碑-朝天门步行大道品质提升综合整治工程”。

照明灯、摄像头、红绿灯、标识牌、信号箱……繁华的街道上,离不开这些功能性设施。然而,当它们无序堆放在一起,便显得街道有些凌乱无章。

如何让它们“规矩”起来呢?

解放碑-朝天门步行大道品质提升综合整治工程由传统做“加法”,转向了智慧做“减法”。

“比如一根简单的灯柱,看起来简简单单,实际上却是集许多功能为一体。”余水介绍,除了基本的照明功能外,电子监控器、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5G信号箱等,都被“打包”嵌入了灯柱。

数据显示,经过集约改造后的沿线杆体,由之前的170多根,大幅减少到现在的67根。

解放碑-朝天门沿线,首先是道路,要变弯弯拐拐为横平竖直,这样,不规范行为就没有了“生存”空间。

以罗汉寺外的区域为例,以前这里有一块空地,小货车、三轮车、摩托车扎堆。经过改造后,人行道被“拉直”,空地“还”给了市民,乱停车也自然没了空间

“整个工程长大约是1.7公里。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主要强调了空间对人导视的重要性。”该项目主创设计师、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徐千里工作室主任余水,这个获奖的项目耗时超过两年,主要包括了8栋主要建筑和5个城市广场的改造。

余水表示,市民现在已经可以明显感知到的是这一线人行道更宽敞、整齐了,导向标识和店招都更清晰、美观了,街道更智慧了,花园更多、更美了。

解放碑、朝天门是重庆的两大地标,更是渝中区的名片。站在新的时代节点,渝中区政府果断决定推进解放碑、朝天门一体化发展。

2019年,连接解放碑、朝天门两地的绿色金融大道开始实施改造提升。由于山城地形特征,解放碑和朝天门之间的道路纵横交错、迂回曲折。

也正是如此,形成了独特的街区特色,提升的空间比较大。

据介绍,由于处于城市旧城高密度区域,解放碑-朝天门沿线车行道不够宽,步行道宽度差别也较大——宽的地方超过10米,窄的地方只有3米。不仅如此,沿途诸如灯箱、电箱、广告、护栏之类的障碍物较多,影响了步行通达性,也造成了视线不通透,空间需要被“解放”。

“180多个店招,每一个都是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徐千里工作室设计师团队和店家多次沟通、协商才确定下来的。”余水说,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很好地体现了政府统筹、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设计思路。

随着解放碑-朝天门步行大道品质提升综合整治工程结束,解放碑、朝天门街区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活力得到更好激发,进而更好地推动解放碑-朝天门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