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重庆将逐步覆盖中型以上在建水利工程智慧执法应用
时间:2023-11-20 来源:重庆日报

如何对施工车辆实现精准定位?如何发现未佩戴安全帽的违规行为?如何对火焰烟雾进行自动分析并预警?这些长期以来困扰在建工程执法的重点难点,正通过智能化手段得到解决。11月1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智慧执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未来,我市将逐步覆盖中型以上在建水利工程智慧执法应用。

"我们构建了国内水利行业首个以BIM技术为核心的省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并在入围全国首批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任务的江津区鹅公水库工程数字孪生项目持续应用。"重庆水利项目BIM技术管理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诸多应用场景中,以智能识别和智能监控为技术底座的智慧执法,正助推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鹅公水库工程数字孪生示意图例。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在江津鹅公水库工程建设现场看到,施工现场安装了大量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设备,它们能够感知包括天气、环境、有毒有害气体、施工车辆位置,以及智能灌浆、智能碾压等多项施工内容和要素,可对工程进度、安全和质量等进行实时监控。

▲江津鹅公水库智慧远程指挥决策驾驶舱。受访单位供图

"智能监控作为水利工程建设执法的直接技术手段,通过搭建物联网监控设施设备,实现了对工程现场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监控,确保规范、安全作业的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鹅公水库工程数字孪生建设项目采用云平台部署方式,与重庆水利项目BIM技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融通,市、区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平台随时随地掌握工程现场的实时画面和数据,了解工程进展,进行远程管理和指导。

上述负责人称,智能识别是水利工程建设智慧执法的关键技术。通过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目前已实现对工程现场违规行为的自动识别,并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比如,鹅公水库工程数字孪生建设项目在施工作业的各个重点部位和环节均安装了各类高清摄像头,通过现场配备的图像智能识别设备,可对未佩戴安全帽、特殊区域进入、人员无故聚集、火焰烟雾等情况进行自动分析并在系统中进行预警。

▲以智能识别和智能监控为技术底座的智慧执法。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了解到,智慧执法不仅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现场,还适用于工程建设现场以外的移动执法。通过专门的APP,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日常稽查、巡查、专项检查等提供技术支撑。工作人员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可随时随地查询和管理工程现场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隐患等,实现智慧执法、掌上执法,积极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水行政执法要求。

"通过对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还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其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重庆水利项目BIM技术管理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平台已接入鹅公水库工程数字孪生项目以及其他在建水利工程数据,在安全、质量、投资、进度等方面进行智能分析,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撑。未来,还计划进一步扩大水利工程建设智慧执法应用广度和深度,逐步覆盖全市所有中型以上在建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