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今年以来,各地政企携手,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持续发力,全市民营经济量质齐升,交出了一份成色足、亮点多的高分答卷。
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这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布的防爆四足机器人,备受各方关注。由于技术先进,他们已有3 款核心产品连续入选重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并在资金奖励、市场推广、融资贷款等方面获得支持。
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宋雯:“同时两江新区在科技创新的普惠政策里面,包括了科技金融的补贴,贷款贴息方面,进一步降低了我们创新的成本。”
政府部门的倾力支持,让企业发展如虎添翼。今年,两江新区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产业基金矩阵体系规模达到800亿元。在此背景下,当地民营经济主体总数已突破50万户,同比增长超过10%。
两江新区统战部副部长杨艾:“聚焦‘政策、创新、服务、环境’四个方面,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产业基金矩阵体系,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同样是优化营商环境,荣昌区常态化开展“解难题、办实事”活动,今年前8个月,共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000余件。正是得益于政府扶持,这家民营企业快速拿到了当地首张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许可。
荣昌区叶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容:“在工商联的帮助下,找到了区交委,让我们在两个月之内就快速拿到了这个证书。”
荣昌区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于道彬:“我们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优化双评双促工作运行机制等举措,切实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从全市范围来看,广大民营企业在政府引导下,积极融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从科研创新到转型升级,从内部管理到产品营销,发展活力持续高涨。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9630.88亿元,同比增长5.3%,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傅倩倩:“我市将全力推动《重庆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在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创新发展、权益保护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创新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奋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