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金钥匙,而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则代表着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的最高水平。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重庆,加速赋能“重庆制造”。
近年来,宗申动力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单一生产流程的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各系统、各流程之间的数据打通一直是“卡脖子”难题。
据了解,解决问题的是一种编码,它是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车间工作人员唯一的“身份证”。通过它可以采集数据进行解析,企业就能得到更合理、更科学的生产方案。
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解决方案专家杨琦介绍,利用标识解析唯一数字ID,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标准的标码规范,这打通了企业内部至少五个信息化的应用系统,降低了企业大约70%的人力成本,使生产效率也提升了4倍。
为这家工厂赋能的忽米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重庆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它也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工信部“双跨平台”,可以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记者在一个电子信息行业的原料仓看到,标识解析给每个原材料、产品打下烙印,哪怕随意放置,系统也可以精准识别其所在区域。工作人员取料就像“抓中药”一样有条不紊,解决了仓储物流领域的痛点问题。
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电装事业部生产负责人黎小旭告诉记者,通过引入标识解析,他们彻底实现了“一物一码”“一码一账”,能够从原材料、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到售后服务,进行全过程的追溯,杜绝了物料发料错误,生产效率提升了15.6%,产品不良率降低了22.5%。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只是忽米网赋能制造业企业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它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数字孪生、5G边缘计算等技术,为新材料、高端装备等10大行业,以及供应链、仓储物流等9大领域提供大数据智能化平台解决方案。
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艺谚表示,接下来忽米网会向安徽、云南等五个城市布局,在今年内实现跟家电、汽车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之后还会去做垂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搭建,用技术和能力帮助企业,实现行业内部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包括忽米网在内,截至目前,工信部评选的15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已有11家来渝落户。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1.6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全市已有8.7万家企业迈上“云端”。
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许云林说,作为制造业强市,重庆可以通过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把原本不相关的产业联系起来,从而助力重庆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与重构,助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注: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