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首届智博会永久落地重庆以来,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东风吹拂着铜梁大地,智博会的“红利”触手可及。
自2018年首届智博会以来,铜梁区高度重视,连续四年积极参与智博会展览、论坛、赛事、发布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了铜梁区在智能化、智慧化、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五年中,铜梁区的发展有哪些喜人的成就,我们一起来看看!
政策引领,提升智能产业规模
五年来,铜梁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先后制定智能产业培育、新型城市建设、领军企业明星企业培育等工作方案,出台了扶持企业发展系列配套措施,为铜梁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各项政策措施的保驾护航下,铜梁区狠抓智能产业培育壮大,依托云丁科技发展智慧家居,借助威斯特公司发展智慧电梯,全区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发展。截止2021年底,铜梁已聚集了精鸿益、杰尔电子、英力电子等代表的智能制造企业42家,全区智能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40%。随着智能产业发展,铜梁区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率大幅提升,数量占比由38.56%增加到59.68%,投资占比从46.62%增加到76.89%。五年来,全区智能化改造项目累计达到287个,总投资102.51亿元。
科技创新,助推数字产业发展
五年来,铜梁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持续加强人才引育,推动数字产业发展进入“新赛道”。
科技创新加速赋能,铜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0.8%增长到2.2%,高新技术企业达126家、增长2.3倍,科技型企业达794家、增长9.4倍。“双新”产业产值达312亿元、增长2.5倍,数字经济产值达200亿元、增长1.5倍。拥有各类科技研发平台42个,成功培育铜生、重润2个市级众创空间。
人才集聚度不断提升,铜梁区持续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用好各类交流平台,加强人才形势分析,扩大引才视野,完善人才发现、培养、吸引激励机制,多渠道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人才,充实提升各领域人才队伍,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1万人。
资源汇聚,优化产业生态
自首届智博会以来,铜梁区充分挖掘资源和潜力,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成功引进厦门海辰西南地区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金汇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爱玛西南制造基地项目、云丁科技智能安防项目等重点工业项目20个,签约金额达3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海辰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落地后将会成为我市首个锂电化学储能整装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建设年产50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及18GWh储能模组的新一代智能生产线,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20亿元。
数据赋能,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
五年来,铜梁区致力于全面推广智能技术社会化应用,实现科技为民。一是在全市率先建立智能应急指挥中心,构建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指挥平台,推动各类社会问题一键办理。二是在全国率先开发了三维的智慧生态宜居和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为生态文明和防灾减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三是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等,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精准为全区发展“赋能”。四是构建西南地区(地级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实现“水、电、气、油”等行业数据以及汛情、金融等相关数据的归集和管理,初步形成“政府+能源企业+用能企业”生态圈。五是建成全市首个城管大数据库及城市管理执法智慧警务综合管理系统,完善数字城管综合管理,新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路灯智能控制等9个子系统,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2022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即将到来,铜梁区又将新添哪些发展成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