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大赛新闻

新闻中心

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第二大赛项开赛

发布:重庆日报 时间:2019-08-26 10:21:03








进隧道、上驼峰桥、避让行人和事故车辆……8月25日,2019 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的第二大赛项——城市交通场景挑战赛,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礼嘉园区举行,各种现实交通中会碰到的复杂交通场景一一出现,参赛车辆应接不暇。

城市交通场景挑战赛包含安全类、效率类、信息服务类、通信和定位能力类等在内的15个比赛场景,将综合考评参赛车辆对于典型城市道路和交通场景的适应能力。在今年的所有4个赛项中,城市交通场景挑战赛是参赛队伍最多的一场比赛,达到31支,而且参赛车辆种类多样,包括乘用车、客车、微型巴士、微型/大型清扫车,囊括了目前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大部分场景。只有拥有“最强车脑”的车队,才能圆满通过本轮考验。

开赛前两小时搭场景

过关得凭真功夫

城市交通场景挑战赛总分为2400分。参赛车辆需要在12分钟内完成比赛,否则将持续扣分。此外,参赛车辆中的商用车将受到“优待”,完成比赛后可获得额外5%的分数加成。

对比去年,本届赛事官方新设置了“躲避故障车”场景:在车辆必经之路上,摆放了两辆发生碰撞的模型车,其中一辆车的尾部斜伸出,占据了道路的大部分空间,参赛车辆须从剩下的狭窄空间驶过。

为进一步确保赛事的公平性,组委会特意在开赛前两小时才完成所有比赛场景的搭建,这样一来,参赛车辆无法根据场景的具体情况进行特定的程序修改,想完成挑战,只能凭真功夫。

面对隧道和驼峰桥

部分车队望而却步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车队车辆虽能基本完成避让行人、躲避障碍、等候红灯等基本场景,但动作稍显笨拙,有时行人已经离开道路,车辆还等上一阵才慢慢启动。还有的参赛队伍直接放弃了对隧道通行和驼峰桥场景的挑战。

据了解,车辆进入隧道后,GPS信号会遭屏蔽丢失,参赛车辆需开启近光灯,沿车道安全驶出隧道。驼峰桥场景则要求参赛车辆以20km/h的速度通过驼峰桥,上桥时不能发生溜坡或停滞,下桥的速度也限制在20km/h。这是本赛项的两大难点。

本届大赛的规则设置非常严厉。在比赛过程中,只要发现参赛队员远程操控车辆,或更改系统参数,一律取消比赛资格。参赛车辆出现人工干预的,也要一次扣40分,甚至压一下道路上的虚线、实线,也分别会被扣20分、40分。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车队因不能完成规定场景,或违规次数太多遭淘汰。甚至还有数个车队因天气炎热等原因导致系统故障,不得不放弃比赛。

“有的地方,模拟行人的假人突然出现在马路中央。”一个车队队员向记者“诉苦”,“我们的车无法及时作出反应,这对车载系统的算力要求太高了。”

难度虽大,但仍然有部分车队表现优秀。如清研智能、清华猛狮、长安“智”在必得2队等顺利完成了大部分的场景,且场景间转换流畅,车速、行驶路线基本达到比赛要求。上述三个车队也在分数上排名当天比赛前三。

技术优势与短板

比赛中一目了然

“这次比赛,呈现出的就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最真实的状态,整体有哪些技术进步,还有哪些短板,都一目了然。”赛事官方负责人表示,当天赛项的15个场景具备覆盖面广、技术包容性强的特征,如通过直道、弯道、合流道、路障、目标行人及标准十字路口等要素,考验的是参赛车队对于道路标线、典型目标物、常见交通信号的识别及响应能力。

而通过上下坡、异形十字路口、隧道、驼峰桥等道路场景,则是考验自动驾驶车辆对于复杂工况与交规的理解及适应能力。

在充分考虑城市道路交通情况的基础上,赛项设置的避让违章行人、主动超车、事故车辆避让等现实驾驶场景,则主要考验自动驾驶车辆的自主决策能力。

该负责人表示,对所有参赛车队来说,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比赛场景,无论是前期准备、临场发挥都很重要。单就车辆配置来说,基本上需要配备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全套传感器,而且要有很强的算法和计算能力。因此,这次城市交通场景挑战赛又被称为“最强车脑挑战赛”,也是本届四大赛项中奖金额最高的一项比赛。

8月26日,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第三大赛项——创新应用挑战赛,将在白云湖公园公共道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