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之上架设的一座座4G基站,景区周边全面覆盖的一片片WiFi,工厂里快速运转的一台台机器设备,政府机关、民生服务单位里借助互联网激情澎湃的一个个忙碌身影……来到石柱,目之所及,正处处谱写着百舸争流的诗行。
大数据风云席卷,智能化浪潮涌动。
近年来,石柱抢抓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将其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夯基础强应用、抓转型聚产业、强政策解难题,令城乡建设推进、产业实力增强、发展质量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提速、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一个富裕和谐、美丽幸福、极富激情的智创之城正在迅速崛起。
扎稳马步 眼睛向前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智“用”夯实支撑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大数据智能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近年来,石柱不遗余力地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建设保驾护航,鸣锣开道。
驱车行驶在全县,你会看到,近年建设的3800个各网基站星罗密布;而深埋脚下,超过2.2万公里光缆线路往来穿梭;拿出手机,在全县33个乡镇(街道)4G网络覆盖行政村已经实现一村一站;打开电脑,所有行政村(社区)及重点农村村民小组(居民聚居点)的光纤宽带网络已全覆盖……以信息基础设施编织成的网络,拉大了城乡框架,畅通了城乡脉络,也为“智慧+”夯实了支撑。
在石柱县中益乡光明村,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改变浓缩在了一家“农场”。总面积100亩的智慧农场采用“互联网+土地+乡村旅游”的模式,以4G网络、光纤宽带为基础,用智能化、信息化和传感器技术为依托,正大力发展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观光O2O式体验农业。过去因贫穷导致的“空心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村”,不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也得到稳定增收。
农业因“智慧”改变,只是石柱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的一个缩影。据石柱县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智慧农业外,在智慧旅游方面,石柱千野草场全域及大风堡部分区域实现免费Wifi、智能广播、视频监控覆盖;智能商务方面,已建成石柱县电商大数据系统,并在中益乡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开放端口;智慧医疗方面,基本医疗信息系统、公共卫生系统已全面上线运行;智能警务方面,黄水景区安保智能管控平台建成并投用,平安中益·智能农家防控系统正在试运行……大数据智能化在旅游、商务、医疗、交通等行业领域的应用水平正不断提升。
瞅准目标 击出重拳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智“产”集聚动力
产业发展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依托自身优势,找准发展路径,多措并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认识,石柱不断加快智能化产业建设步伐,为绿色崛起奠定了基础。
8月下旬虽已入秋,但依然烈日炎炎。坐落于石柱县工业园的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汽车新型燃油泵生产智能工厂里也同样呈现一派火热的景象,繁忙的机器人、飞速旋转的自动化设备、整洁干净的环境,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又智能的生产图画。
“别看我们这个工厂数字化生产线只有5条,但智能工厂的建设却极大地提高了公司汽车燃油泵智能化制造水平及员工素质,同时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工厂于同行业中位列前三甲。”在现场,公司负责人张明健介绍,智能工厂建成后,不但实现了用工、成本的降低,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经济效益上也实现了提升,新增销售收入1700万元。
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只是石柱推动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传统产业升级,石柱长捷电子、海庆新材料、泰尔森制药、骏达木业等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模式对现有工艺技术、设施设备和组织模式开展机器换人及智能化改造提升。大唐火电、西南水泥正争创“能效领跑者”称号。
在新产业集聚方面,石柱围绕主导产业链图谱规划,集团化招商、规模化引进,不断做强产业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全县现有落地智能产业企业8家,涉及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2018年全县新签约项目19个,合同引资360.4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2个,合同引资139.6亿元),目前正在跟踪洽谈智能产业项目14个……一个个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及时建设、加速发力,令石柱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成为富民的强力引擎,弹奏着强县的最强音。
持续加力 久久为功
推行政策扶持保障,为智“量”保驾护航
产业培育绝非一日之效,需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必须始终坚持抓住政策这个“牛鼻子”。立足于此,近年来石柱不断推动政策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为全面营造有利于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石柱先后出台了《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七大举措”》《石柱县鼓励工业投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石柱县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了《大力引进重点产业科技创新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试行)》《石柱县引进紧缺实用专业技术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试行)》等系列政策。
通过召开座谈会、入企调研等方式,大力宣传市、县降低制造业成本、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健康发展等政策。截至目前,石柱已向企业发放扶持政策汇编100余本,开展政策培训3次,提高企业政策知晓率;组织万力联兴、长捷电子、海庆新材料等6企业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改造等方向包装策划6个项目,获全市工业和信息化补助资金249万元,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在融资方面,石柱全面调研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推行“增信贷”、应急转贷等政策,对企业担保费、贷款利息等进行补贴,今年已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2次,指导泰尔森制药、万力联兴等11家企业成功申报应急转贷资金超过9447万元;在用能方面,积极指导、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电力直购交易,目前已有20家企业成功申报,节约成本147万元;在用工方面,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困难小微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等政策,全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通过积极争取政策、用好政策,石柱正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链接》》
到2020年,石柱有这些高“智”量指标值得期待
智能产业集聚。引进10家智能产业企业,力争在物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实现突破,智能产业规模达到20亿元。
传统产业升级。建成3个智能工厂、20个数字化生产线,工业产品智能化率提升15%,参与两化融合评估的企业达到20家以上,力争1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评定。
智能应用扩展。建设一批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实施55个智能化应用专项,实现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率90%、重点区域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覆盖率90%、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100%,建成5个智慧农场、1个智能化放心农产品交易点、3家智慧景区、8所智慧校园、1家智慧医院。
创新体系建立。智能化相关专利授权10项以上,培育建设1-2家智能化创新平台,引进研发类高端人才10人以上,专业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100人以上。
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实现全域光网有效覆盖和无线网络广域覆盖,光纤到户端口占比率达到100%,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0%以上,平均接入速率达到50Mbit/s,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县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争取建成免费超级智能WiFi热点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