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那么重视智能化?就像本届智博会的主题‘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智能化技术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每一项,这是我们联合会的一个愿景:不断发展丰富智能化的应用,增加它的人文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要实现这个愿景,智能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伦理上的。”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当选主席龚克说。
龚克介绍,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在联合国的支持下成立于50年前,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会员国,以及11个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的成员,代表了全球数千万工程师,他们也致力于带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讲,龚克认为人工智能需要加强效率,增强技术的可信赖度,保证高能效。另一个方面是来自道德伦理的挑战,“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工智能是‘狼’还是人类的朋友‘狗’?”
龚克说,在初期阶段我们很难说它到底是哪一种,但是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人工智能造福人类、造福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国际合作,不仅是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同时还要达成共识,在伦理标准方面通过全球性的、跨学科的对话,把这些共识转化为政策、规则和法律,这样才能制定一些技术标准,以确保我们把道德伦理的要求嵌入了AI的、人工智能的或是智能化技术的内生系统。
龚克最后提到了人员的培训教育。他们设计、制造、销售、管理、使用人工智能或智能技术,但怎样负责任地、有责任心地使用是一个问题。所以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拟出了七项原则,向全球工程师提出行为准则,希望大家遵循,以保证智能技术造福人类,而不是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