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法律机器人大牛,感谢媒体朋友对AI公共法律服务的关注,也向社会各界对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8月27日下午,在重庆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迎来了一个呆萌的机器人,它就是一个打造AI公共法律服务的“大牛法律机器人”。
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丰川,渝北区委常委唐密,重庆法制报社总编辑王伟,以及来自重庆公检法司的相关负责人也出席了本场发布会。
14亿人只有42万律师 偏远山区维权难
数据显示,中国有14亿人口,但律师却只有42万人,尤其是偏远山区群众往往面临维权难、维权贵的现状。
“我们研发大牛法律机器人的初心,就是让大牛专业、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降低老百姓的维权成本、提高维权质量,有效、快速化解矛盾和纠纷。”重庆百事得大牛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怡透露,大牛可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咨询,大牛可以代替人类律师,到边远地区为老百姓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咨询,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律师人数少、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把公共法律服务送进社区,送进乡村。
企业版法院版等大牛机器人将陆续推出
未来,大牛不仅仅是一款可以解决个人发了咨询的机器人。
吴怡介绍,公司将陆续推出大牛政府版机器人、企业法律顾问机器人、信访机器人、法院立案大厅机器人、交通赔偿机器人、派出所机器人等专业化机器人。
去年已经完成的大牛政府版机器人,已经在渝北法院等基层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今年研发的大牛MINI企业法律顾问机器人,将在本月29号举行的第二届人机对战上亮相,并迎战全国海选的三位人类律师。
大牛MINI企业法律顾问机器人的亮点之一,就是通过语音对话,查清项目需求,结合云端法律知识库,一键生成企业(家)的专属合同,并且根据大数据分析,准确判断并提醒企业家,该项目的风险点有哪些,有效保护企业利益,防范项目风险。
专业律师团队融合航天品质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副所长曾思,他在发布会上介绍说,这次与大牛机器人的合作,既有法律的严谨,又独具航天特色,是一次创新,共有4个特点:
一是专业,以数百名专业律师多年来业务经验积累的话术作为样本,训练出一套专属于法律领域的算法模型,实现更深层的逻辑推理,达到人工智能更高级的目标。
二是智能,结合时下先进的专有领域NLP技术,定位咨询者意图,自动匹配专有领域场景。
三是共享,大牛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是用户、律师以及决策者的共享公共平台,让法务咨询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得以高效直观地展示。
四是安全,和大牛联合提供了从云端服务器到前端交互设备,从软件到机器人,从机器人到数据中心,从数据中心到再到云端服务器的全链业务网,形成具有航天品质的云端法务咨询系统。
“下一步,我们将以大牛云端法务咨询系统为原点,建立智能机器人自主研发与生产体系,为重庆建设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产业高地出一份力。”曾思表示。
新闻延伸:
大牛实际运用情况
目前,大牛法律机器人已在重庆渝北、巴南、璧山、江津、长寿等区县以及贵州、四川等地投入使用。其中,在渝北区法院、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区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龙山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新牌坊派出所、环湖雅居社区等6个单位试点运行半年多的时间。
渝北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实际运用中,大牛面对面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对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民间借贷、工伤赔偿、知识产权侵权、房屋买卖、交通事故、物业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刑事犯罪等十余类纠纷,不仅能进行快速的法律调查,还能做出专业法律解答,一键生成法律意见书供群众参考。
大牛将联合重庆法制报社,在全市范围启动下基层活动,走遍重庆区县,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把公共法律服务,送进社区、送到学校、送到田间地头。